大规模销毁邮品的行动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这是继2004年大规模销毁30多亿元编年邮票之后的又一次销毁,而且其对象是1992至2003年发行的邮品,即本次不仅仅局限于编年邮票,而是拓展到这12年来所发行的邮品,除了邮票外还包括各类邮资封片和集邮品等。从初步统计的情况看,作为本次全国邮政系统销毁的试点省市之一,上海已封库的1.2亿元邮品将在这次销毁行动中付之一炬。而根据2月10日邮政官员在与全国人大代表杨先龙的沟通中所言,本次销毁活动所涉及的邮票及邮品销毁额净值将高达20多亿元,是仅次于2004年销毁编年邮票的第二大中国历史上邮品销毁行动,其中包括已确定的湖北省2.4亿元封库邮品。
如此连续不断地对近15年来发行的新邮进行大规模销毁,说明邮政管理层对邮票在二级市场萎靡不振、打折票影响经营和导致邮票声誉不佳的情况已作出痛苦抉择,毕竟销毁是万不得已情形下采取的下策,也是痛定思痛下的无奈之举。但从近十年来的市场变化看,销毁也是目前解决邮票打析的唯一选择,与其“跌跌不休”地长痛,不如彻底销毁的短痛,可以让政企分家后的“中邮”公司轻装上阵,摆脱历史欠债的包袱。
当然,大规模的销毁同样会令低迷的邮市发生质变。至少随着销毁的不断深入,过去成为打折票源头的新邮库存不会再流入二级市场,诚惶诚恐的邮品投资者终于能够松一口气,横在邮市复苏路上的最大拦路虎被清除了,困扰市场的低价货源也烟消灰灭。这是邮市基本面改观的重要信号,也将是多年来二级市场所面临的极佳复苏机遇。
不过多年来市场所形成而炒新氛围,并不会一下子消失,而炒作新邮仍然是阻碍邮市复苏的一大痼疾。鉴于炒新会造成大量新邮的市场价格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情况,往往使得全年的新邮出现大部分跌价而少部分高高在上的现象,难以杜绝新邮在二级市场打折的问题,如2006年前2个月发行的新邮中,由于“狗年”全张票价格溢幅极大,使得此后发行的“武强木板年画”和“民间灯彩”邮票继续在二级市场上打折,新邮打折的问题无法根本性扭转。因此非理性的新邮投机自然也成为了管理层的眼中钉,“反对炒新,打击炒新”必然会成为继销毁邮品后的行动。
如此,笔者认为2006年管理层调控邮市的方针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干净利落地销毁历史遗留的1992至2003年库存邮品,二是重拳打击新邮炒作,其最终目的就是消灭困扰市场十余年地新邮打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2006年发行的新邮不公布发行量,为什么新邮在6个月发行期结束之后销毁,这种既可以在发行量不明朗的情况下打击炒新,又能够在发行期后消灭库存的举措,可谓是一石二鸟的聪明决定,实现在面对现实和防范于未来之间的游刃有余。
既然政策面定调已显露端倪,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顺势而为就成为了2006年把握市场机会的战略思维。鉴于消灭邮票打折是全年邮市生机无限的重中之重,因此市场人士需正确认识和重视,那些深幅打折的编年邮票(含此段时间发行的邮资封片)极可能是今年凸现投资机遇的重点板块,而新邮炒作会在管理层的干预下逐步退潮,以体现邮票投资理性化的回归。
从3月上旬邮市出现的新邮暴跌行情看,参与新邮投机者正在不断减少,而作为销毁对象的编年邮票却显现出极强的抗跌性,两者对比中市场人士难道没有发现市场出现的微妙变化吗?或许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会通过走势更加明白地告诉投资者,新老板块的市场表现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操作思路的改变往往将成为赢得行情先机的重要出发点。
信息来源:邮币卡网
<上一篇: 工艺新品创意是灵魂 小马车原来是台灯
下一篇: 开拓新兴市场广东玩具企业瞄准东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