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利好政策是否打破平衡?
争论的焦点逐渐被锁定在艺展中心、深圳古玩城与世纪工艺之间。自2000年始建市场,艺展中心在笋岗仓库的基础上,从一个小商品市场发展成为深圳最成熟的工艺品交易中心,总裁陈华才向记者大吐苦水,“我们熬了3年,才把深圳工艺品市场整合成型。目前工艺品市场已经饱和,商户也明显感觉生意大不如前了。成熟市场尚且如此,新建市场的风险自然更大。”深圳古玩城运营总监杨卫东也告诉记者,民营企业从事古玩产业,往往顶着极大压力,深圳古玩城发展至今,也进入一个瓶颈期,“一方面,古玩城的地是租来的,土地能用多久?合同到期了能否续签?我们不敢在硬件上过多投入。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之前的数年间,我们没有享受到任何投融资政策,资金限制了我们的发展速度。”
毋庸置疑,世纪工艺的崛起必然会冲击深圳古玩城和艺展中心,但世纪工艺的招商总监尹永安认为,这就是市场经济,竞争会迫使经营者们不断调整经营策略,“蛋糕不能永远放在古玩城和艺展中心,这是大浪淘沙,历史必将淘汰落后的、传统的业态。”
然而,杨卫东认为,这不仅仅是竞争的问题,而是文化产业利好政策在客观上造就的不平衡。“世纪工艺”总投资4.5亿元,由于项目用地来源于沙尾工业区的旧厂房改造,福田区花费2.5亿元完成物业回收,负责投资建设的深圳市梓盛发实业有限公司只用了2亿元就获得了整个园区的经营权,而古玩城、艺展中心当初没有拿过政府的一分钱,前期投入对后来的经营造成了巨大压力。梓盛发实业有限公司也认为,如果将沙尾工业区全部重建,没有十几个亿的资金下不来,尹永安告诉记者,正是吸取了艺展中心和古玩城的经验,“世纪工艺”立项之初,就确定了要低成本进入、尽量缩短运作周期的策略,而这一切确实得益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及时出台。
是“大手笔”还是资源重复
争论还没有结束。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工艺品行业内的市场整合风波,已不仅仅停留在是否“搭”上文化产业顺风车的层面,而是关乎整个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大问题。杨卫东向记者表示,投资文化产业不能一拥而上,应当统一规划,重点扶持,否则很可能资源重复,让市场陷入恶性竞争。面对种种质疑,斥资2.5亿元打造的“世纪工艺”无形中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政府究竟该“大手笔”扶持文化产业,还是仅仅做好引导、规划就够?
尹永安认为,福田区政府将沙尾工业区改造成工艺品产业集聚地,决不是为了收一点租金,而是看到了文化产业园区的综合社会效应,比如改善片区环境,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片区经济竞争力等等。“福田区这一次的做法,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推动深圳工艺品产业升级。”
在福田区政府眼中,“世纪工艺”这一“大手笔”的背后,正是政府在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有限的现实背景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举措。福田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林延岳告诉记者,“世纪工艺”是福田区实施产业置换、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的第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区物业办曾对多类项目进行考察和论证,最终在2004年底确定了工艺品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蛋糕究竟有多大
2.5亿元决不是小项目。当记者就工艺品市场的问题征询时,林延岳表示,在项目论证过程中,来自工艺品行业的50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世纪工艺”起点高、规划超前、产业链配套完善、产出效益看好,完全有条件成为国际化工艺品行业总部基地。
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会长杨怀宇表示,深圳工艺礼品企业2005年底超过3000家,年销售额270亿元,深圳工艺礼品占全国同类工艺礼品70%的份额。然而,深圳工艺礼品企业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现有的几个市场如艺展中心、宝安好运来都不具规模,亟需培育和组建行业总部。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少卿也认为,通过世纪工艺项目在福田形成行业总部,将聚集行业的高附加值效益。除了生产制造环节外,研发设计、经营销售等所有的效益都将在这个市场发生。
而“世纪工艺”也怀抱雄心壮志,试图整合文化产业末端市场“衍生产品”的所有种类—现代工艺、家居饰品、古玩艺术、办公文体、陶艺、动漫玩具。项目推出后,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南非、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义乌、澄海、北京、上海等主要工艺品集散地经销商纷纷前来考察。目前,一期招商预订面积已达40000平方米,占一期总面积的41.66%。
来源:深圳商报
<上一篇: 2006年中国珍珠首饰的复兴策略
下一篇: 奥迪玩具重创新583项专利居全国同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