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这些对进口数量进行直接限制的非关税措施外,还有其他一些非关税壁垒。
四、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其目的是集中外汇使用,防止外汇投机,限制资本的流出和流入,稳定货币汇率,改善或平衡国际收支。
外汇管制对于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有着重大的影响。出口商必须把出口所得的外汇卖给外汇管制机构,进口商必须向外汇管制机构购买外汇,本国货币的携带出入国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控制外汇的供应数量来掌握进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和来源国别,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外汇管制较为复杂,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数量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一些国家实行数量性外汇管制时,往往规定进口商必须获得进口许可证后,方可得到所需的外汇。
(2)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出口。
所谓复汇率制,是指一国的货币对外汇率不只一个,而是两个以上的汇率。其目的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或鼓励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各国实行的复汇率制不尽相同,但主要大致相似。
在进口方面: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国内可大量供应和非重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使用最不利的汇率。
在出口方面:对于缺乏国际竞争力但又需要扩大出口的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较为优惠的汇率;对于其他一般商品的出口适用一般的汇率。
(3)混合性外汇管制
是指同时使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控制商品的进出口。
1931年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实行了外汇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由于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黄金外汇储备短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实行外汇管制。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有所改善,“美元荒”有所缓和,逐步放宽了外汇管制,最后实行了货币自由兑换。近年来,由于货币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某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又显不足,进口外汇管制又有加强的趋势。
五、最低进口限价(Minimum Import Price)
最低限价制即指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若进口商品低于最低价,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进口附加税。例如,1985年智利对绸坯布进口规定每公斤的最低限价为52美元,低于此限价,将征收进口附加税。
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实行所谓“启动价格制”来抑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的低价钢材和钢制品,启动价格制的实质也是进口最低限价制。
六、歧视性的国内税
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税费,则构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例如,某国对进口蒸馏酒征收的国内税费高于本国酿造的同类酒;某国对进口汽车除征收8%的进口税和18%的增值税外,对超过一定价格水平的,还要按到岸价格征收85%的“奢侈品税等。
国内税与关税不同,他的制定和执行属于本国政府机构,有时甚至是地方政府机构的权限。通常不受贸易条约和多边协定的限制,是一种比关税更灵活、更隐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七、进口押金制(Advance Deposit)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若要进口商品,要预选按照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以增加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口押金制的实施,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曾规定某些进口商品无论从任何一国进口,必须先向中央银行交纳相当于进口值半数的现款押金,无息冻结6个月。据估计,这项措施相当于征收5%以上的进口附加税。芬兰、新西兰、巴西等国也实行这种措施。
八、进出口国家垄断(Monopoly of Import&Export State)
进出口国家垄断即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专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面,即:第一类是烟和洒,这些国家的政府机构从烟和酒的进出口垄断中,可以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第二类是农产品,这些国家把农产品的对外垄断销售作为国内农业政策的一部分。美国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就是发达国家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企业;第三类是武器,西方国家的武器贸易多数由国家垄断。
九、专断的海关估价(Arbitrary Measures for Customs Valuation)
海关估价是指海关按照国家规定,对申报进口的商品价格进行审核,以确定或估定其完税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对进口货物采取任意武断的估价,成为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形式。为了便于贸易,乌拉圭回合达成了海关估价协议。首先,海关估价应以货物的成交价格。所谓成交价格是货物出口到进口方时实付或应付的价格(如发票价格),并视情况进行调整,包括由买方支付的某些费用,如包装费和集装箱费、辅助费用、专利费和许可证费。在海关拒绝进口商申报的成交价格之后,海关将如何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呢?该协议把海关可以使用的估价方式,限定在该协议所列的其他五种标准之内。这些标准应当按照协议案文中出现的顺序加以使用,只有在海关认定第一种标准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方可按顺序根据其他标准进行海关估价。
(1)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如果不能按照成交价格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则应以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2)相似货物的成交价格。如果无法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完税价格,则应以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来确定完税价格。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所选择的交易必须是向进口方输出的进口货物,货物出口的时间应大致相同。
(3)扣除价格。扣除价格是在以下基础上确定的:应税的进口商品在其国内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或其相同或类似商品在其国内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扣除相关的利润、关税和国内税、运输费和保险费,以及在进口时产生的其他费用。
(4)推算价格。推算价格的确定:被估价货物的生产成本,加上“利润和相当于反映在由该出口国生产者向进口方出口与被估价货物同等级和同品种货物的销售环节中的大致费用”。
(5)合理确定。如果上述四种方法均不能确定价格,那么,在符合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七条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使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来确定价格。但是,价格无论如何也不得依据下述方法加以确定: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货物价格;海关最低限价;武断的或虚假的价格。
专断的海关估价措施是指有些国家根据某些特殊规定,违背海关估价协议,提高某些进口货的海关估价,增加进口货的关税负担,来阻碍商品的进口。用专断的海关估价来限制商品的进口,以美国最为突出。长期以来,美国海关是按照进口商品的外国价格(进口货在出口国国内销售市场的批发价)或出口价格(进口货在来源国市场供出口用的售价)两者之中较高的一种进行征税,这实际上提高了进口关税的税额。
十、通关环节壁垒
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要求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影响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
例如,某国对进口产品发票的要求远远超过了正常通关的确需要;对进口纺织品、服装和鞋类要求提供大量特别详细的资料,有时甚至要求提供保密的工艺流程(如后处理工艺类型、染色工艺流程等),事实上阻碍了该类产品的进口;某国违反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对进口产品歧视性征收港口维护费。又比如,海关官员在对进口产品进行税则分类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进口商难以预见未来对同一进口产品适用的关税。
这方面在国外被广泛援用的一个例子是法国关于进口录像机特定港口的规定。1982年10月、法国政府宣布、凡录像机进口都必须经过一个叫普瓦蒂埃的口岸。乍看之下,这是个普普通通的海关决定、实际上却是一项严厉的保护措施。普瓦蒂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内地小镇,离最近的港口有数百英里。该镇的海关人员很少,海关手续又特别复杂。大批录像机被海关人员搬出箱子,查对守号,查看使用说明书是否为法文,结果极大地延迟了过关的时间。加上要求在该口岸过关的消息是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报上公布的,许多外国出口商没有读到这条消息,把货物还是运到了原来的口岸,再转运到普瓦蒂埃,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一些中国出口企业称,美国海关等部门在进口产品通关时要求出口商提供所有的附加单证及相关信息,对某些进口产品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远远超出正常通关的需要。这些手续非常繁琐且费用昂贵,对新出口商和小出口商构成了壁垒。特别是进口纺织品、服装及鞋类的通关手续极为繁琐,且美国海关要求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信息中很多都与通关或贸易统计无关。
十一、进口禁令(Import Prohibition)
进口禁令指超出WTO规则相关例外条款(如GATT第20条规定的一般例外、第21条规定的安全例外等)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口的措施。例如,某国贸易法规定,该国产业可申请以安全为由对来自别国的进口产品实施限制,该保护措施可以无限期使用。这一规定为该国国内制造商提供了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由寻求保护的机会,但实践中极易产生抑制外国产品竞争的效果。又如,某国以另一国的捕虾拖网渔船没有安装海龟逃生装置为由,禁止进口来自该国的虾类产品。
如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部分武器的进口禁令。1994年,美国以总统特别行政命令的形式,禁止从中国进口除猎枪、气枪、火药枪外所有枪支及相关产品,对中国相关产品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曲如晓